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

歡迎來到中國簡報2016年8月

聖母聖心愛子會創會日


聖母聖心愛子會,亦稱樂仁會,於1849年7月16日由一群來自西班牙的6位教區神父,在聖安道‧柯樂仁(Anthony Mary Claret)神父的帶領下創立。他們成立的目的是巡迴宣講聖言,並自稱為「聖言的僕人」。
澳門和香港的聖母聖心愛子會團體
聖母聖心愛子會在澳門會院的新小聖堂
聖母聖心愛子會自成立以來,會士人數不斷增加,並自西班牙和歐洲傳至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區。創會神父 - 聖安道‧柯樂仁神父及後成為古巴主教。他於1870逝世,並於80年後,即1950年被羅馬教宗庇護十二世封為聖人。
周安智神父(Fr. Jojo)在會慶感恩祭中主祭
在創會167年後,樂仁傳教士傳遍全球;超過3,000多名傳教士在世界65個國家服務,當中包括中國、台灣、澳門和香港。總會長瑪竇•瓦塔瑪塔姆神父(Fr Mathew Vattamattam)在創會日給予會士以下鼓勵和支持的訊息:我們從默觀創會的情景中,第一件事要學習的是創會神父隨時準備聆聽聖神的精神,而非他們的憂心和痛苦。在亂世中尋找正確的路,就是在每一個具體情況下識別天主對我們的旨意
會慶快樂!我們只是167歲!

2016年為澳門和香港的樂仁會士來說是重要的一年,因為它標誌著會已在這一地區服務了10年。羅庇道神父( Fr. Alberto) 於2006年1月到澳門開荒,今年7月15日在慶祝我們的創會日時,我們同時為澳門居處剛完成翻新的教堂祝聖及揭幕。澳門和香港團體所有成員都蒞臨參與,羅庇道神父為教堂和祭台祝聖。周安智神父(Fr. Jojo),我們東亞代表團的顧問,為會慶奉獻感恩祭並作主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香港國際書展
聖母聖心愛子會轄下之樂仁出版社連續第二年參加了書展,感謝一直慷慨支持我們的使命的一群合作者。
教宗方濟各最新出版的宗座勸諭及通諭是我們攤位最搶手的書籍。此外,一本由我們的合作夥伴之一所寫的有關援助中國麻瘋病人的著作,亦是我們攤位很受歡迎的一本書。此書的內容主要描述我們的一群朋友,在超過五年的時間內,陪同受麻瘋病影響的人的經驗。
香港人很認真參與書展!在展會中,你幾乎不能自由走路,到處人山人海;尤其是在兒童區,因父母覺得孩子的教育至為重要。
攤位場景
我們使命的合作夥伴



在書展中幾乎所有一切都是用中文,如果不是來自我們的合作者的辛勤工作和慷慨付出,以樂仁出版社在香港和澳門的有限資源和工作人員來說,參與如此規模的書展實在是不可能的。
聖母聖心愛子會的合作者與李斌生主教(澳門新主教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16年普世青年節

三十位來自香港及臺灣的青年,以及隨團的神師馬浩恩神父李德清修女Fr. Bobin,於72125日參加了在羅茲舉辦的「樂仁之家世青節」。之後再到克拉科夫,皆同教宗方濟各及普世青年,一起慶祝2016年普世青年節。
「樂仁之家世青節」香港參加者
香港參加者於瓦多維采聖殿前合照,
瓦多維采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出生地
Fr. Bobin及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博物館前的銅像
瓦多維采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出生及長大的小鎮。他的故居現已成為了一所博物館,裡面展示沃依蒂瓦家的一切,包括︰烤箱、檯椅、家庭照等等 ;也有展示卡羅爾沃依蒂瓦神父 (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一些個人物品,例如滑雪板、背包、經書等等。
聖母獻主堂位於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博物館的旁邊。聖教宗是在此領洗的,他也曾是此堂的輔祭,並在此天天祈禱,直到他見到聖母永助的神蹟。
在瓦多維采的聖殿舉行感恩祭
來到瓦多維采,對我來說是一件很感恩的事情。在2013年,當我知道下一屆世青節將會在克拉科夫舉辦,我在香港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,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前祈禱。懇求他把我帶到他的出生地及克拉科夫。他回應了我的祈禱,把我帶到瓦多維采。我們更有機會在小聖堂舉行感恩祭!

奧斯威辛集中
通過集中營慄人的欄柵..
當年在奧斯威辛集中營裡面,約有300萬人被納粹德軍屠殺 (其中有250萬人被毒氣殺死,另有50萬人因疾病或飢餓死亡)。我們在719日參觀了集中營,而教宗方濟各則在729日到了集中營。他在紀念碑前面祈禱,並點燃燭光,悼念眾死難者。

教宗沒有發表講話。波蘭教宗Rabbi Michael Schudrich用希伯來語唱出︰「上主,我從深淵向你呼號。」(詠 130:1) 教宗方濟各點燃燭光,並靜默祈禱。當地媒體這樣報導︰「教宗的沉默就是最有力的講辭。」
來自波蘭的樂仁會傳教修女Sr. Bogusia Wozniak,在我們於華沙及卡爾瓦里亞-澤布日多夫斯卡的五天行程當中,照料並帶領了我們。
聖福里安主教座堂 
聖福里安主教座堂,又稱聖彌額爾聖福里安主教座堂,是東華沙的地標。75米高的主教座堂,掌管著東華沙的布拉格區,亦突顯了主教座堂在以前華沙抵抗俄羅斯人入侵時期的重要地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卡爾瓦里亞-澤布日多夫斯
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回到故鄉朝聖時,造訪過幾次卡爾瓦里亞-澤布日多夫斯卡。在當地的修道院,聖若望保祿二世道出了他的銘言︰Totus tuus ego sum, et omnia mea tua sunt. Accipio te in mea omnia. Praebe mihi cor tuum, Maria(我及我的一切全是妳的,求你接受我的一切。吁,瑪利亞,求妳把的心賜給我。)
於卡爾瓦里亞-澤布日多夫斯卡,我們學會在痛苦中微笑︰一位香港青年在華沙扭傷了腳腕,所以在餘下的旅程都需要使用輪椅和拐杖代步。

受傷的日子和慈悲的近人
在朝聖旅程的第三日,我們一大清早就要起程前往卡爾瓦里亞-澤布日多夫斯卡。其中一個組員阿心扭傷了腳腕,組員Emily則幫助她包紥。不過,在我們安頓於修道院之後,還是需要把阿心送往附近醫院檢查及打石膏。之後,一眾組員輪流幫忙照顧阿心。
輪椅上的阿心她的姊姊Dorothy
有些人跟我說,既然她在餘下的旅程都不能行走,那不如送她回香港;但我決定讓她繼續跟我們一起朝聖。參加世青是她的渴望,我們全組人也會盡力幫忙她我也知道上主一定會欣賞我們。對我們來說,這真是一個神跡!
夏主教的特別降福
我們在修道院找到一輛輪椅,在離開修道院前都可以使用,這樣我們就可以帶阿心外出了!後來當我們到達羅茲的樂仁會教區之後,工作人員又為我們安排了另一輛輪椅,讓我們在當地使用。更驚喜的是,照顧阿心的寄宿家庭借了一輛輪椅給我們,讓我們帶到去克拉科夫使用。他們說,在離開波蘭時,可以把輪椅放在克拉科夫接待我們的教區,讓他們之後去取回。寄宿家庭對我們仁愛的表現正正就是慈悲的標記,真的非常感謝他們!

及至後來,當我們到達克拉科夫之後,如在拉斯卡(Rząska)教區接待我們的寄宿家庭一樣,慷慨地供給我們所有都是最好的。他們接載我們往返教區及教區外的電車站,使我們不用顧慮如何推著輪椅在巴士上你擠我壓。我有點害怕,他們在這五天內對我們的慷慨幫忙、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,而不懂表達謝意。

東亞地區青年聚首一堂
我們在中午抵達羅茲。東亞地區的青年負責神師Fr. Bobin為我們安排了一個午餐會,令東亞地區青年可以聚在一起。我們預期中國的團隊及日本的團隊也會跟我們一起聚餐的,結果只有日本的團隊能夠到來。
Jose, Arthur, Bobin and Ken 
有趣的時刻緩開始。日本青年的神師Fr. Ken告訴我們,下午的時間我們要跟各自的寄宿家庭渡過,所以在樂仁會教區,東亞地區青年並沒有時間一起活動。後來我們才知道,這是因為Fr. Ken入宿了一家日本人的寄宿家庭,所以才會跟我們這樣說。之後,港台的大夥兒便前往樂仁會教區登記入住寄宿家庭。當地教區的青年忙個不停,一邊打點一切,一邊用英語跟我們寒暄一番。
五十一位來自中國內地、香港、台灣及日本的青年及神師參與在羅茲的樂仁青年家庭聚會。參加者都跟Fr. Arthur(樂仁會傳教士總會長)Bro. Carlos(青年及聖召部總會長)見了面。

最昂貴的咖啡!
當我們抵達的時候,有兩個身穿黑色長衣的神父從神父住所走出來,由在波蘭陪伴了我們四天的樂仁會修女Sr. Bogusia把我、李修女及Fr. Bobin 介紹給堂區的神父︰Fr. Peter and Fr. Marcin他們第一時間幫我們取行李,並邀請我們上一樓喝咖啡。省會長幫我們倒咖啡,那是一件很窩心的事情;他們用盡了一切方法讓我們有家的感覺。喝完咖啡後,Fr. Marcin說:「你們該付錢了。」並在平板電腦中找到了各個團體的登記費用。當我們被帶到樓下之後,我跟Fr. Bobin捧腹大笑,都覺得這杯是我們喝過「最昂貴的咖啡」!
Provincial Team of Poland. Bro. Tadeusz Lihs,  Fr. Peter Bęza  - Provincial, Fr. Marcin Kowalewski, and Fr. Robert O. Pyrka
我們非常感激Fr. Marcin,當地的各位神父及青年們的安排及努力,讓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個參加者得到悉心的照顧。

「分流」

與說不同語言和不同文化的人相遇,難免會變得內向;大家都需要一點時間打破這個憂慮和隔膜。即使我們知道會住在寄宿家庭,但我們也不清楚實際的安排。我們試著用手機應用程式翻譯波蘭語跟當地人打招呼,但工作人員似乎都非常專注地為我們安排。他們每次把我們兩至三個的帶進去神父的住所,而且「一去不返」。沒有人知道發生什麼事。其中一個人說,這個情況就像當年集中營的「分流」程序一樣,人們魚貫的進去,可是不知道自己會去哪裏?因為我們前一天才到過集中營,所以對這件事仍記憶猶新。
Bro. Carlos(青年及聖召部總會長)Fr. Bobin(東亞青年及聖召部負責人)Fr. Arthur(樂仁會傳教士總會長)馬神父
西班牙青年與馬神父交換禮物
羅茲樂仁之家聚會

李德清修女Bro. Carlos與香港青年共午餐
香港和台灣團一共三十一人,各自被分配到不同的寄宿家庭。在漫長的等待「分流」後,我們要先在聖堂聆聽整個活動的簡介;再取得活動用品後,就被帶到聖堂的另一邊,等待寄宿家庭來接我們回家。

我們的寄宿家庭
我們與寄宿家庭︰Maryla馬神父 
Amelia, Andrzej軍龍及Perry

在漫長的等待後,終於有一位少女(Amelia)及她的媽媽(Maryla)來接我們。由於我們的行李太重,所以她們要先把行李送回家,再回來接我們。

得知Amelia的英文很好之後,我們頓時放下了心頭大石!她把我們帶到二樓,向我們展示一間別緻的書房睡房,並跟我們說︰「這是我的房間。在未來的五天,這就是你們的家,你們可在這裡隨心所欲!」她真的很貼心!她的爸爸則因突然的腰背痛去了看醫生,所以沒有在家。
我們在拉斯加的寄宿家庭︰馬神父、PerryOla
軍龍、Przemtyslaw 及 Eva
大家有想像過讓三個外地男人在自己家裡一個星期的情形嗎?Amelia跟我們說,我們可以先吃晚餐,或者待她爸爸從醫院回來再一起吃也可以,而我們選擇了後者。時間已是晚上8點,但是當地的陽光依然猛烈。

由這一頓熱騰騰的波蘭菜開始,我們就一直受到這個家庭的關愛,尤其是他們的陪伴及交談。他們彰顯出家庭團結的力量,也給我們這次朝聖留下美好的回憶。他們對我們的照顧,實在令我們感激不盡。

在整個星期,「爸爸」每天都駕車送我們到聖堂,每晚由城區或聖堂接我們回家。「媽媽」為我們洗燙衣服,準備美味的早餐晚餐。這些都是從他們的日常百忙之中抽時間出來做的「「媽媽」Maryla是位眼科醫生,「爸爸」Andrzej 以前是藥劑師,在城市裡面擁有一間藥房。Amelia 一位學生,在暑假時也會到爸爸的藥房幫忙。我希望我們會一直保持聯絡,或許有一天找到機會,回到他們的家,探訪他們。
Atlas Arena,羅茲教區的派遣彌撒
Atlas Arena,羅茲教區的派遣彌撒
夏志誠輔理主教為所有廣東話的團體在世青會期期間講授教理。在世青期間入住Parafia Świętego Antoniego z Padwy

聖若望保祿二世及慈悲耶穌聖殿
若望保祿二世殿堂由現任克拉科夫總主教,斯坦尼斯瓦夫·濟維齊樞機(也是聖若望保祿二世的徒弟)所建立,為了紀念這位世人最喜愛的教宗。若望保祿二世殿堂就在Łagiewniki,由慈悲耶穌聖殿步行過去也很方便。宏偉的「不要害怕!」若望保祿二世殿堂 (“Have No Fear!” John Paul II Centre,名字取自聖若望保祿二世就任教宗時的演說根本就是一座城中之城。
位於Lagiewniki的慈悲耶穌聖殿。1985年,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Lagiewniki為「朝拜慈悲耶穌之都」。聖女傅天娜自列品真福以後,聖髑就被安置於聖堂的祭台,於慈悲耶穌之下。
克拉科夫Błonia 公園旁的修和亭
Błonia 公園等待與教宗一同拜苦路
Misericordia營地與教宗一起守夜祈禱

Misericordia營地,閉幕彌撒開始前。
730日那一天,離克拉科夫市區九公里的Misericordia營地人山人海,青年們一起參與世青的閉幕彌撒。教宗方濟各道︰「不要被那些設法令你覺得天主是冷漠的人阻撓你,要深信天主慈悲的力量。」
「其他人會試著阻撓你,令你覺得天主遙不可及、鐵石心腸、不近人情,非黑即白。相反,我們的天父使太陽照亮了善人,也照亮了惡人。」教宗方濟各,對著那200萬個背著睡袋及行裝走了7公里,並在這裡過了夜的青年人,贈予了這番話。
我們在那裡待了一整夜,聆聽了教宗對青年的呼籲︰「不要做電視精,醒來主宰自己的生命。不然,沒有比你更好的人將會主宰你。」
如果我說在這17天在波蘭的朝聖旅程只有喜樂,這未免太誇張及失實。我也有感覺到被拒絕和孤獨的時刻。在華沙、克拉科夫步行了一整天,整晚與數拾萬的陌生人在廣場上,還被別人拒絕、嘲笑。說實話,此氣真的很難消下。在滂沱大雨中走錯路,亦未能返回目的地,令自己的團員對我失去信心,令我感到沮喪和無能。原來世青之旅除了擠迫、嘈吵之外,也會有讓你感到孤寂的時刻。
世青已經過去了幾星期,當我回顧這些痛苦的時刻,一切都變得更清晰。與我一起帶領樂仁會香港青年代表團的李修女提醒了我︰「如果交托給我們照顧的每一個人,都是已塑造及是完美的基督徒,那麼他們就不需要我們了!也許這是天主把他們交給我們的目的。不要灰心!」真的,她說得有道理。

與教宗方濟各的守夜祈禱中,我們對敍利亞難民的苦困境況,及那些在戰爭地帶中,如阿勒坡及其他地區內之年青人的未知去向作了一些反思。當時我是第一次聽到這類的事,所以並未立時感到觸動。但是現在我才發現我這些小小的苦楚,比起那些戰地難民所經歷的痛苦,只是小巫見大巫。感謝天主讓我走過不明確及屈辱的時刻。
這實在是一次真正的朝聖,令我關注到移民的困境。即使是小小的影響,我仍希望它能夠幫助我帶著微笑去迎接更艱難的挑戰。
我不會忘記那燭光之夜的氣氛,以及教宗方濟各勉勵我們「造橋」的一席話。他訓勉我們要由最簡單的橋開始,與你的鄰人手牽手。我也不會忘記那些可愛的青年們,他們在整個世青的旅途中,輪流照顧坐在輪椅上的組員,直至最後一天。我更不會忘記在閉幕彌撒中,我有機會與教宗共祭。